宁海在线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客服电话:0574-65520000
搜索
查看: 1481|回复: 1

女子口臭5年查出胃癌前病变 身体出现这些“信号”要注意

[复制链接]

1491

主题

2079

帖子

1万

积分

Lv.17 二品巡抚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积分
18583
在线时间
236 小时
发表于 昨天 09: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浙江
      近日,#28岁女子口臭5年查出胃癌前病变#登上热搜。该女子体检时查出幽门螺杆菌持续感染,胃镜结果更显示为萎缩性胃炎伴肠化,已处于胃癌前病变状态。
      引发胃部疾病的幽门螺杆菌究竟是什么?日常生活中如何避免被感染?一文了解!
      什么是幽门螺杆菌?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寄生在人类消化道中的微需氧革兰氏阴性杆菌,它主要寄生在人类胃部,被认为是引起胃炎、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主要原因之一,与胃癌、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等疾病有密切关系,70%的胃癌都和幽门螺杆菌有关,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1类生物致癌因子。
      感染幽门螺杆菌后
      身体会发出哪些“信号”?
      感染幽门螺杆菌后,患者可能出现胃灼热、口臭、打嗝、胃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但仅有小部分人会出现症状。
      哪些人群需要进行幽门螺杆菌检测?
      有消化性溃疡病史的人:无论是否处于活动期,以及是否有并发症史,都应考虑进行幽门螺杆菌检测;
      慢性胃炎患者:特别是那些处于活动期伴胃黏膜萎缩和糜烂的患者,以及有消化不良症状的慢性胃炎患者;
      有胃癌或淋巴瘤等既往病史的人:由于幽门螺杆菌与胃癌等恶性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因此这些患者应定期进行幽门螺杆菌检测;
      长期服用特定药物的人:如长期口服奥美拉唑或阿司匹林的患者,这些药物可能影响胃黏膜,增加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风险;
      合并其他血液等慢性病史的人:如不明原因的缺铁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这些疾病可能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
      卫生习惯不良的人:饭前便后不洗手,经常用手直接抓取食物,或没有做好口腔卫生,刷牙不积极,没有定期消毒餐具等,也都有可能会传播和感染幽门螺杆菌。
      查出阳性先别慌
      两种疗法“送走”它
      幽门螺杆菌通常采用四联法进行治疗,即一种质子泵抑制剂(抑酸药)、一种铋剂和两种抗生素。
      常用抑酸药有奥美拉唑、雷贝拉唑、泮托拉唑
      常用抗生素有青霉素、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甲硝唑
      常用铋剂有枸橼酸铋钾、果胶铋
      目前大剂量二联方案指双倍剂量质子泵抑制剂(抑酸药)联合每日≥3g(分3次或以上给予)阿莫西林的方案,也被推荐。但注意这种二联方案抗生素只推荐阿莫西林,所以在应用阿莫西林前,要明确有无过敏史,排除药物禁忌后才可使用,并在首次用药的30分钟内监测不良反应。
      如何避免感染幽门螺杆菌?
      这5招赶紧用起来
      实行分餐制
      实施分餐制,并使用公筷、公勺是预防幽门螺杆菌传播的有效手段,可以减少细菌通过唾液传播的机会,确保个人饮食卫生。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饭前、便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彻底洗手,这样可以去除手上的细菌,减少感染的风险。
      不要嘴对嘴给孩子喂食
      通过把食物嚼碎、将奶嘴或勺子放到自己口中试温度等行为,家长会将口腔中的致病菌传播给孩子。
      定期对餐具进行高温消毒
      餐具的清洁和消毒也是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重要环节。定期对餐具进行高温消毒,可以有效杀灭细菌,确保餐具的卫生。
      避免喝生水和吃生的食物
      幽门螺杆菌可能在这些未经处理的食物和水中存活,通过饮食进入人体。
      (原标题:女子口臭5年查出胃癌前病变 身体出现这些“信号”要注意)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下载宁海在线客户端

29

主题

7454

帖子

2万

积分

Lv.18 一品总督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积分
20257
在线时间
0 小时
发表于 昨天 12:1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浙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客户端|浙公网安备案 33022602000116|宁海在线 ( 浙B2-20090316-1

关于我们|电话:0574-65520000 ,GMT+8, 2025-8-8 19:18 , Processed in 0.070373 second(s), 21 queries ,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0-2015 NHZJ Inc.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3819844444  邮箱:admin@nhzj.com
 未成年人保护服务电话:13819844444  邮箱:admin@nhzj.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