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无选择 发表于 2011-1-5 11:01:10

当孩子达不到你的要求时

       照理说,父母应该是孩子最亲密的朋友,但由于当今社会的激烈竞争,父母大都忙于自己的工作,亲子相处的时间过于短少,使得亲子关系越来越疏远,甚至父母成为最不了解自己孩子的人。  

       在教育孩子方面,我们是否也有过这样的体验?为了让孩子学习绘画、喜欢阅读、练习写作等而采用物质奖惩等方法控制孩子。这样教育孩子开始还有些作用,后来效果就不明显了,为什么会这样呢?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物质刺激是外部动机,家长用钱、物等刺激去控制孩子的行为,时间一长,孩子就忘记了自己的内在动机,忽略了做事本身的快乐与意义,把追求外部刺激作为目标,当目标不能满足需求,做事的兴趣也就荡然无存。
  
       外部动机来自于环境,内部动机则是孩子内心深处的需求,常常表现为一种兴趣。如果他自己要做一个优秀的人,有主动学习的需求,那他为此而努力的行为就容易坚持下来。有时我们埋怨孩子是算盘珠子,拨一下,动一下,其实是因为他的内部动机,即兴趣和做事的乐趣没有被激发出来。所以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应该思考如何让孩子的内部动机得以唤醒。如果抑其所爱而强其所恶,“拉郎配”的恶果必不可免。   

       当孩子达不到要求时,家长常感到为人父母很失败,感到自己不好,把对自己的愤怒向外投射,好像都是孩子的错。这样的方式,孩子从心里是不服气的,也就不会接受。他此时感受更多的不是你的期望,而是你的态度、情绪。也许在他看来,你们关注他的成绩,就是关注自己的面子。所以家长要寻找合适的方式表达期望,同时,作为父母也应该有能力承受挫败与失落。一些父母采取的抱怨、指责、训斥甚至打骂等不良教育方式,严重损害了孩子的心灵,导致亲子关系的恶化,造成孩子自我心像低下以及人格发育不健全。
  
       当孩子犯错你能够这样对待孩子吗?
  
       低声:父母应以低于平常说话的声音批评孩子,“低而有力”的声音,会引起孩子的注意,也容易使孩子注意倾听你说的话。
 
    沉默:孩子一旦做错了事,总担心父母会责备他,如果正如他所想的,孩子反而会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对批评和自己所犯的过错也就不以为然了。相反,如果父母保持沉默,孩子反而会感到“不自在”,进而反省自己的错误。
  
       暗示:孩子犯有过失,如果父母能心平气和地启发孩子,不直接批评他的过失,孩子会很快明白父母的用意,同时,这样做也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
  
       引导:当孩子惹了麻烦遭到父母的责骂时,往往会把责任推到他人身上,此时回敬他一句“如果你是那个人,你会怎么解释?”就会使孩子思考:如果自己是别人,该说些什么?这会使大部分孩子发现自己也有过错,并会促使他反省自己,把所有责任嫁祸他人是错误的。

   (广州日报)

山北社 发表于 2011-1-12 11:04:14

我也曾一段时间因为,儿子的字写的不好,画的不好,而着急上火,现在我不会的6岁的孩子骨骼,兴趣还都没发育成熟,那就让孩子做他想做的,妈妈不要忘记表扬吧,或许这样会更好。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当孩子达不到你的要求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