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吃素,为啥还胖着?同款苦恼可不止她有
努力减重,却很沮丧,“我都吃素了!为什么体重还原地不动?”很多人有这样的苦恼,杭州的刘女士(化名)也不例外,中午基本吃蔬菜,最多来点鱼虾、鸡肉,晚上同样吃这些,但体重不仅不掉,有时还往上涨一涨。“问题可能就出在你那碗素菜里,错误的吃法会比肉还胖人。”今天,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健康管理中心营养师刘沉冰给大家解答这个疑惑。
不是所有的素菜都低脂
有的简直是“油桶转世”
你点的可能是“蒜香茄子”“干煸豆角”“酱烧面筋”,这些真的只是素菜吗?
答案是它们可能比红烧肉还油!
素菜并非天然低脂,不同种类的蔬菜搭配不同的烹饪方式,会让一盘素菜的脂肪含量直线飙升,分分钟从“轻盈小白兔”变成“油腻老腊肉”。
疏松多孔型食材,比如茄子、冻豆腐、丝瓜、面筋、烤麸。这类食材结构松散,内部布满孔洞,简直就是天然的海绵,汤汁、酱汁、油脂通通来者不拒。尤其是茄子,堪称“吸油王者”,在锅里蹦跶几分钟就能吸入自重3倍的油。你以为你在吃素,其实你在吃“油炸海绵”!
高淀粉蔬菜,比如土豆、红薯、莲藕、山药。淀粉类蔬菜炒起来容易粘锅,怎么办?加油呗!一勺、两勺、三勺……到最后,你吃的是“油焖土豆丝”,不是“清炒”。
而且这些淀粉类食物本身能量就不低,炒一炒,油一裹,热量指数直接破表。建议换个方式,试试清蒸土豆、凉拌藕片,美味不油腻,还保留了淀粉的好处——饱腹感强!
菌菇家族,比如香菇、杏鲍菇、金针菇、茶树菇。菌菇类水分多、纤维多,看起来很健康对吧?但你可能不知道,加热后水分蒸发、细胞塌陷,形成大量小空隙,油脂立刻“空降”进驻,寸土必争。
叶菜界的油麦菜、生菜、大白菜。你以为它们不就是菜叶子嘛,真相是叶片表面积大,褶皱多,表面还有细小的绒毛,就像把一张吸油纸丢进了锅里,轻轻一翻,油光闪闪。尤其是“蚝油生菜”“蒜蓉油麦菜”,一看那油亮的外表,就知道不是省油的“菜”。
还有些“假素菜”,比如素鸡、响铃卷、油豆皮、仿荤豆制品。这类“素菜”长得像素食,实则富含油脂。比如,响铃卷的脂肪含量甚至超过60%,比五花肉都豪横。它们大多都经过油炸、反复加工,即使不加调料,单靠食材本身就“高油高脂”,妥妥的“隐形炸弹”。
如果你爱吃豆制品,尽量选择老豆腐、嫩豆腐这类未经油炸的原态豆制品。
怎么吃才健康?
推荐这些健康烹调方式
想减重的,肯定都了解,第一种做法就是水煮,比如水煮菜心、白菜豆腐汤,清爽不腻。
其次是白灼,尤其适合绿叶蔬菜,锁住营养还减油。
再次,可以用凉拌,少许香油或橄榄油提味,健康又美味。
最后,菌菇、南瓜、茄子等食材都可清蒸、清炖。
另外,空气炸锅是可替代油炸的现代神器,少油多脆口,也可用。
浙大一院健康管理中心营养师刘沉冰提醒,要想吃得健康、吃得瘦,记住一句话:素菜的身份,不由食材决定,而是由你怎么“做”它决定!
来源:潮新闻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