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吹过麦田 发表于 昨天 09:37

科学调适迎接新学期

开学进入倒计时,心理咨询师支招科学调适迎接新学期
      “马上就要开学了,孩子的作业还没写完,一提到‘补作业’就唉声叹气……”近日,市民王先生带着正在读五年级的孩子,走进县妇保院心理咨询门诊,道出了许多家庭的共同困扰。随着开学临近,不少学生和家长开始体验“开学焦虑”。如何科学调适、实现平稳过渡?记者采访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夏亚萍。
      每年开学前夕,儿童心理门诊都会迎来一个小高峰,其中近六成孩子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焦虑情绪。夏亚萍指出,不少家长的“好心提醒”反而加重了孩子的心理负担。诸如“玩了一个暑假,心都野了,开学肯定跟不上”“别人都在补课,你还不写作业”等负面话语,容易让孩子把开学与“压力”“挫折”关联起来。一名五年级学生坦言:“每次听妈妈说‘该收心了’,我就觉得开学是件可怕的事。”
      如何实现平稳过渡?夏亚萍建议采取“渐进式调整”:不必急着逼孩子早睡早起,而是从开学前一周开始,每天提前15分钟睡觉和起床,同时养成固定的睡前习惯,如亲子阅读、听轻音乐等,避免睡前做题或使用电子产品。面对未完成的作业,孩子容易产生逃避心理。夏亚萍建议家长陪伴孩子列出“作业清单”,按紧急与重要程度排序,每天完成2-3项即可,完成一项打一个勾,允许孩子优先处理核心任务、适当简化非必要内容。若孩子出现拖延,可设置小奖励机制,比如“完成一项作业,可以兑换半小时课外阅读”,用“达成感”替代焦虑感。
      每天保持30分钟左右的轻度运动也很重要,跳绳、散步、亲子游戏等都能促进大脑释放内啡肽与多巴胺,有效缓解情绪压力。
      家长还可以与孩子一同进行“积极联想练习”,比如问:“开学后你最期待什么?”“有没有想见的同学或老师?”,将“开学=压力”的负面认知,转变为“开学=重逢+新挑战+成长”的积极心态。夏亚萍解释说:“认知决定情绪。当孩子从害怕开学转变为期待开学,焦虑自然减轻。”
      最后,夏亚萍提醒,如果孩子出现持续失眠、拒绝交流、或伴有头痛、腹痛等躯体化症状,应及时联系学校心理老师或专业机构寻求帮助。
      来源:今日宁海

又欠木公 发表于 11 小时前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科学调适迎接新学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