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蒲“愚公”20多年义务修路,让乡间小路越走越宽
在强蛟镇下蒲村的田埂上,总能看见一位老人的身影,他常常在路面上忙碌着,一会儿蹲下身子扒拉碎石,一会儿又拿起锄头平整坑洼。20多年前,魏章茂老人放下了做了大半辈子的“打船”手艺,回到村里生活,平时喜欢在自家田园里种些蔬菜瓜果。也就是从那时候起,他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天扛着锄头在村里的路上转悠,只要看到路面有不平整的地方,就会停下来修修补补,这一坚持就是20多年。
老人在修路现场
下蒲村里有两条小道和村民的日常生产生活关系密切。一条是通往农地的三官堂路,另一条是通往果园的黄姑山路。这两条路以前都是土路,一到下雨天就麻烦了,路面上全是积水和泥泞,村民们要到地里干农活,深一脚浅一脚的,很不方便。 尤其是黄姑山路,因为这条路有一定的坡度,每到雨季,山上的水就会顺着坡势汹涌而下,时间一长,路面经常出现塌陷影响通行。村民们回忆,大概10多年前,魏章茂老人自掏腰包近千元,到镇上买了水泥瓦筒,沿着黄姑山路铺设了下水道。自从有了这条下水道,山上的水就能顺着瓦筒排走,这条路再也没有因为积水出现过严重的水患。 让人敬佩的是,10年前,魏章茂老人因为年事已高,身体条件不允许再自己下地种菜了,但修路这件事,他却始终没放下。“能为乡亲们做点事,心里头特别亮堂。”他常说,做人得有愚公那种锲而不舍的精神,所以90多岁还一直坚持着修补路面。
2022年,田间小路硬化完工
2022年,魏章茂老人多年来希望村里路能更好走的心愿终于实现了:镇村两级筹集修路款项,对三官堂路和黄姑山路这两条总长600米的小道进行了硬化处理,铺设了宽约1.3米的水泥路面。现在,农用车可以轻松地在这两条路上通行,村民们下地劳作比以前方便多了,大家提起这事,都忘不了魏章茂老人这么多年的坚持。 “年纪大了,也不能为社会做什么大贡献,能为村里做点力所能及的事,算是尽我的一份心吧。”老人不仅执着于修路,还是个热心肠的人,平时邻里之间谁遇到什么难事,他总是第一时间伸出援手,大家有什么事也愿意找他商量。 几十年来,魏章茂老人一直过着简朴的生活,穿的是普通的布衣,吃的也是简单的饭菜,住的还是村里那间低矮的老平房。现在儿孙们都已成家立业,不用他操心,老两口靠着国家的农保政策,每个月都能领到一定的生活费,平时开销不大,日子过得安稳踏实。 来源:宁海湾 报道过多次 这么好的老人家,点赞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