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花亦为溧水丞(续)
三、溧水县丞卢原质到达溧水,应该是在其“弗与南郊”后不久,大概是在洪武三十年(1397)的春天。
王俊华在女婿卢原质全家遇难后忍着无比悲痛的心情写了一篇纪念女婿的《太常卿卢生行略》,这篇记文写得谦逊而诚恳,没有骄揉与浮夸。卢原质在文中的行迹具有较高的真实性,其在溧水为官时的言行也应该可信。
太常卿卢生行略
卢生,讳原质,字希鲁,世居桑洲。其曾祖父伦,天伦生至公,到公生中,字思诚。世有隐德谊行,闻于乡。乡人咸言卢氏世善,宜昌其宗当在其后。思诚公娶方氏,生原质及原朴,与正学先生为外兄弟。
卢生生而颖异,卓荦不群。方童子,师葛诚夫。辞其父翁曰:“诚夫不任为令子师矣。”诚夫与余同里闬,极谈此生岐嶷,而锐力为蹇修,余曰:“诺。”因甥倩焉。其父翁复延儒教之,未几亦尽其技,学问大抵得力于方门多。弱冠补邑弟子员,誉日往往遽突,益奋励。精易学,博综经史,尤好观前代理乱兴衰之籍,遇政令得失、人物贤否,辄为击节扼腕。尝中夜诵贾生《治安策》、孔明《出师表》、刘蕡 《贤良策》,声欲震穹壤也。其去于经世如此。性朴俭率真,其于物一无所好,不妄交趋名,其天性又如此。
洪武二十一年春,举进士,廷试策问“事鬼神之道”,对甚详悉,凿凿可施行,一以至敬鬼神,而远之为主。皇上奇之,擢置探花,授翰林编修。益明习国家令典法律,谓宇宙内事无不知,力量所能无不竭云。
居二年庚午,忽一日,刺刺心动,日再三,谓其人曰:“噫!予不知是何异也,岂吾亲有未安乎?吾亲老矣,予不能以一日忍。”亟请告归,诏许。居无何,报父翁病脾,竟不起。上疏,诏赐驿舟楮币遣归。切自痛责,哀毁骨立,屏绝酒肉。会病,母氏手一脔强之,稍食肉,终不饮酒。孝奉母氏三年,比服阕。
乙亥,召太常卿,奉母及子妻俱携以行,竭忠尽职,多所建明。越二年,值天庙登极,以勿与南郊,左迁溧水丞。单车赴任,抚字惟劳。大修宣圣庙,不与世浮沉,曰:“宁孤亢见黜,无二心也。”后以他事坐,民遮留不克。逮至京师,耆民数百诣阙,言丞平廉,状多感激流涕,遂得释,复丞溧水。
文皇入承大统,为正学先生不草诏怒甚,命籍其家。刑先及母,号泣牵母裾,视不能仰,已而别去,南向再拜,泣曰:“吾无以报吾母,何颜觌吾父于九泉乎?势连阳九,义不可夺,则有死无疑,宁碎首以归地下,奉父兮母兮毕矣。”死之日雷鸣,滇中黑气二日。年五十二岁,生元至正辛卯三月二十七日,卒于建文四年壬午八月二十日。生子二人:伯尹英,仲尹秀。一女七岁,竺氏育也。
嗟乎!人孰无死,可悲可悼,以及吾女,尤可痛也。余属妇翁,摭拾一二,次其事如此,讵敢曰阿私所好云。
——《田洋卢氏宗谱》
卢原质在南京任太常少卿时原有宅第,母亲、妻子、子女都随他一起生活。既然降职溧水县丞,他并没有怨天尤人。他知道县城生活没有京城舒适,同时也为了自己能更好的投入基层工作,他决定不带家眷,“单车赴任”。
县丞是知县的副手,如同现今的县长助理或副县长,主要负责县里的粮赋、教育、司法、刑狱等事务。
从京官出任溧水地方官,卢原质可以说是真正地实现了自身价值。他来自浙江农村,来自基层,从而更能体会到地方百姓生活的甘苦与期盼。考取探花前,他在故乡宁海桑洲田洋卢村整整生活了38年。他对农村有感情,对老百姓更有感情。 乱世之后黎民百姓的生计温饱、家境艰难,卢原质心知肚明。治国安邦是天下所有饱学之士的远大梦想。但更应该从基础一点一滴做起。“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百姓才是一个国家、一个王朝的根基。在溧水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让百姓们安居乐业,绝对比那些庙堂之上的空谈更加实实在在。
“单车赴任”,卢原质就是抱着放弃个人享乐,全心全意为官基层的工作信条踏上了溧水的大地。
明初的溧水是一个大县,万历《溧水县志》记载,此时溧水已辖管十八个乡。到洪武二十四年,已有三万三千八百六十二户人家。人口已超过23万。经过元、明政权变革的战乱,溧水地方的安宁太平与和谐稳定成为卢原质下车伊始的工作重点。
外公、舅舅、岳父一生倾心于地方教育,这让卢原质也时刻牢记:“人心者,国家之元气;教化,所以燮养元气之具也。”只有加强教化,才能笼络住民心的归向,才能提高百姓的觉悟素质。
关于卢原质初到溧水的工作情景,明代崇祯版《宁海县志》描绘得要比《太常卿卢生行略》详细的多,其文如下:
卢原质,字希鲁,桑洲人。父中,乡称善人。母方氏,孝孺姑也。原质以孝孺为外兄,而问学得于方门为多。洪武戊辰进士,廷试第三,授翰林编修,以辞翰为上所宠任。乙亥,除太常少卿。以弗与南郊,左迁溧水丞。单车赴任,摩煦抚字,不遑寝食。不屑于簿书期会。而趋事赴公者,以后期为耻。尤存心教化,大修孔子庙。不善与世俯仰,曰:“宁以孤亢见黜,不忍厉民以媚人。”后以他事坐,逮至京师,耆民数十百诣阙,言丞廉平状,多感激流涕,上遣还。明年,又以实征事坐逮,民复请。时天下吏坐实征者以千计,诏特还溧水丞,余皆抵法。永乐初,起为太常少卿,不屈,族其家,与弟原朴皆论死。
——《崇祯宁海县志》
“摩煦抚字,不遑寝食。”卢原质时时寻思着如何用自己的满腔热忱去安抚溧水的老百姓,他身体力行忘我奉献,几乎没有时间吃饭睡眠。他无心于官府中处理那些公文政令之类繁杂琐碎的俗事,只要是为百姓们做的实在事,他唯恐落后。在诸多实事之中,当数他“存心教化,大修孔子庙”了。
有人劝卢原质,你是探花出身,原本四品京官,到溧水做县丞,上有知县顶着,下有小吏使唤,没必要亲力亲为,争为人先。安安稳稳舒舒服服呆个年把,皇上还是会想起你,重用你。卢原质却不肯附和世俗,随波逐流,他说:“宁孤亢见黜,无二心也(见《太常卿卢生行略》)”,意思就是说,我只要一心一意为老百姓做事,既使被不理解,被误会罢了官,我也无怨无悔。
绝对不会牺牲溧水百姓的利益而献媚他人,取悦朝廷。“宁以孤亢见黜,不忍厉民以媚人”崇祯《宁海县志》里的这句话显然翻版于王俊华的《太常卿卢生行略》,却都展现了卢原质亲民爱民,为民谋利的仁爱之心以及他那大公无私,刚正不阿的高风亮节。
明代张辅撰、谢铎编辑的《赤城后集》中还记载了卢原质在溧水的一件廉洁之事:“其在溧水也,吏有强致生鱼一尾于其家僮者,原质即归,家僮以告,大怒,笞僮,召吏还之。其廉如此云。”
溧水县衙的一个小吏想奉承一下县丞卢原质,提着一条活鱼到卢原质住处,主人不在,只有家僮在——可能是知县看卢原质一个人在溧水生活无人照料,特意派配的。家僮早就被主人告诫不许收取任何礼物,不敢收,小吏强行留下活鱼而走。卢原质回来后得知此事,勃然大怒,将家僮狠狠打了一顿,又喊来送礼的小吏,退还了那条鱼。
小小的一尾鱼,却大大地彰显了溧水县丞卢原质清正廉洁的为人及做官之道。
卢原质的孤亢行事、敢做敢为后来给他带来了牢狱之灾。《太常卿卢生行略》中记道:“后以他事坐,民遮留不克。逮至京师,耆民数百诣阙,言丞平廉,状多感激流涕,逐得释,复丞溧水。”
卢原质这次突然被逮捕入狱,其罪名历史资料未记载,看样子是被人告了贪污罪。县丞被抓,溧水百姓们这下可急了。想到卢原质平时的好,溧水人民组织了一支特殊的请愿团:清一色白发苍苍、德高望重的老者。数百名年长者来到南京,要面见皇帝,保全卢原质。老人们一个个跪在地上,诉说着卢原质在溧水如何地爱民如子,如何地廉洁奉公。望着面前这些百感交集、声泪俱下的溧水老者。朱元璋自当皇帝以来,还是第一回看到如此情形,他深深地被打动了。下令立即释放卢原质,并重回溧水,官复原职。
《太常卿卢生行略》中只记载了卢原质溧水任上一次被捕入狱。而崇祯《宁海县志》“卢原质传”中记载了他两次入狱:“明年,又以实征事坐逮,民复请。时天下吏坐实征者以千计,诏特还溧水丞,余皆抵法。”
卢原质第二次被逮入狱看来是受“实征案”牵连。
明代的国家财政收入以田赋为主,将稻谷、麦子、棉麻等实物按田亩比例征收进各地方粮库,此称为“外库”;其他如商贸、盐茶、矿山等收入是折合成银两入库,称之为“内库”。“外库”征收的稻粮等实物数目庞大,而且由于建仓、看守、霉变、鼠害等原因损耗也大,库存数量很难有个准确定数。很多官员因而在数量上动起了歪脑筋,巧立名目、多征少报,将差额报成损耗,暗中却中饱私囊,予以瓜分贪污。这早已成了官场上多年来一条不成文的潜规则。
1385年,一个轰动全国的巨大贪污案终于爆发,这就是被称为明初四大案之首的“郭桓案”(其余三案为:“空印案”、“胡惟庸案”、“蓝玉案”)。户部侍郎郭桓利用职权与全国13个布政使司中的12个相互勾结、贪污、贩卖各地粮库中的实征精粮竟然多达2400万石——相当于全国精粮一年的实征总数。贪污之巨大,令朱元璋也惊呆了。恼羞成怒的他下令彻底严查,此案导致数百人被杀,被株连者达几万人。
“郭桓案”发生在1385年,而卢原质在溧水的第二次被逮是在1397年,两事相距十二年,卢原质不可能是受郭桓实征案的株连入狱,而应该是“郭桓案”之后的另一起“实征案。”卢原质此案是又一次被人诬告。
这一次,溧水人民又一次民心激昂,再次组成了规模浩大的耆老请愿团,来到南京细说原委,要保释卢原质。
朱元璋又一次相信了溧水老百姓的话,其实,他更相信卢原质的人品德性。一个小小的八品县丞,能深得地方百姓的如此爱戴——舍命相保,这是多么地难能可贵啊!他大明王朝不正需要这些爱民如子的父母官吗?
朱元璋又一次地释放了卢原质,并依旧让他担任溧水县丞。要知道,在这一次的实征案中,被牵连者多达千人,唯独卢原质一人官复原职,其余的人都被法办处理。
卢原质两次被捕入狱,居然两次被溧水人上访请愿,舍命保释,这正是他大公无私忘我奉献的最好回报。一个地方官员,只要他的心里装着黎民苍生,人民是永远不会忘记他、漠视他的。人民一定会和他同甘共苦,肝胆相照。
四、舍身取义 长眠溧水
洪武三十一年(1398)闰五月初十,朱元璋这位大明王朝的开创者终于走完了他71年的人生。同月十六日,皇太孙朱允炆继位,定年号建文。七月初,方孝孺应召回到南京担任翰林院侍讲;八月,卢原质应召离开任职一年六个月的溧水,复任太常寺少卿。
建文帝在位的四年早已注定是一个充满悲剧的朝期。祖父朱元璋在世时分封了十九个儿子——即建文帝的叔叔,为各地藩王。朱元璋一死,许多藩王便拥兵自重,对小侄儿的王位虎视眈眈。其中以朱元璋的四子燕王朱棣野心及威胁最大。
对于燕王朱棣的觊觎之心,建文帝及他的臣工们开始坐不住了,决定仿效历史——削藩,只有这样才能减免威胁,树立新君的威信。这件大事的主要负责人一个是兵部尚书溧水齐泰;另一个是太常寺卿兼翰林学士黄子澄。
太常寺卿黄子澄忙着去削藩了,因而太常寺的日常工作便由二把手少卿卢原质主持掌管了。这个时期,他对建文帝提出了许多有建设性的意见。清代张廷玉编写的《明史》中对此记道:“建文时屡有建白。”
削藩的工作一开始倒也挺顺利,几个实力较弱的藩王如周王、齐王、湘王、代王等被削去了。然而,这次的敲山并没有震慑住老虎,反而把老虎朱棣给震上了战马。他打起了“清君侧”的借口,起兵造反了。一场叔侄之间的皇位争夺大战开始了。
这一战打了三年多,建文帝的军队被朱棣打得节节败退。建文四年(1402)三月,朱棣的大军占领扬州,攻克仪征。六月三日,横渡长江,十三日,燕军攻入南京城。十七日,朱棣在南京奉天殿登基,改年号为永乐。
这场皇位争夺战“靖难之役”以燕王朱棣的胜利而告终。而建文帝在南京城破时自焚而死。但有传言被焚者并不是建文帝,而是朱棣为顺利登基——了断臣子们的希望及各地勤王起兵的借口,找了具烧焦的尸体代替建文帝。传言中,建文帝城破之夜从地道出逃,逃至南方甚至海外,后不知所终。为今天的人们留下一段难解的历史谜雾。
面对一个非正统的夺位新君,被中国数千年来儒家传统理念所浸染的中国文人历史性地站在了人生的十字路口,一场灵魂的大考验开始了。
在建文朝众多遗臣中,有人逃匿隐居,有人变节投降,有人大义凛然、舍身取义。
对于效忠于建文帝不肯归顺拥戴自己的大臣,朱棣把他们列入“奸臣榜”,一律诛杀。第一批被列入“奸臣榜”的共有29人。当初主张削藩的黄子澄、齐泰分列第一、第二位。
黄子澄被抓后,朱棣亲自提问,被黄子澄一顿怒骂,朱棣命人先砍去他的双手,再砍双脚,最后一刀一刀砍成肉泥。黄子澄一家老小65人一律斩首,380名亲戚全部发配边疆。齐泰被判凌迟而死,并诛杀三族。其姐姐等女性亲属被遣送教坊司充当娼妓任人糟蹋。
与卢原质同一年中榜的状元任亨泰、榜眼卓敬也被列入“奸臣榜”,惨遭杀害。
最惨的当数卢原质的表弟方孝孺,由于他坚决不肯为朱棣草拟登基诏书,朱棣灭了他的九族还不解恨,居然把他的学生故旧也追加为一族,共诛杀了十族873人。杀了七天才全部杀完。创下了中国历史的株连之最。
朱棣一开始并不想杀卢原质,第一次的“奸臣榜”上没有卢原质,虽然他知道卢原质与方孝孺是表兄弟,其母是方孝孺姑妈,都是株连的对象。由于卢原质并没有实际参与到削藩工作,更重要的是卢原质有才有能,名声显著,连父亲朱元璋都对他厚爱信任,曾为他的清廉两逮两释。朱棣也是舍不得杀卢原质。
然而,朱棣派出去的说客让他大失所望:卢原质不为利诱,宁死不屈。
方孝孺被灭族五十天后,朱棣再也没有耐心了,终于下令:灭卢原质三族。
建文四年(1402)八月二十日,行刑的官兵冲进了卢原质家。行刑队先杀害了卢原质的母亲方老夫人。两个月来,卢原质天天都听到朝中大臣被杀戮、灭族的惨闻,他也时时刻刻在等待死亡的来临,并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来舍身取义。可当他眼睁睁地看着母亲惨死在自己面前时。悲痛欲绝的他哭号着冲到母亲尸身边,他颤抖的手紧紧地抓住母亲的衣裙,他不忍去看母亲,转身别去,冲着南方浙江宁海老家的方向——那里埋葬着他的父亲及先辈。他伤心地哭道:“吾无以报吾母,何颜觌吾父于九泉乎?”(王俊华《太常卿卢生行略)》
在这场屠杀中,卢原质和弟弟原朴一家,还有儿子尹英、尹秀、侧室竺氏及七岁的小女儿共60多人都惨遭杀戮。
杀身成仁、舍身取义,卢原质用他的浩然正气铸就了中国文人特有的铮铮铁骨。他的死,是那么的悲壮,那么的可歌可泣!
卢原质全家罹难后,一时间无人敢来收尸,怕遭株连之罪。
浙江宁海传说的卢原质坟墓有三十六座之多,但《光绪宁海县志》等地方志都没有确指之处。这么多的坟墓也许是卢原质的衣冠冢或纪念冢,因为在当时的条件下,能把卢原质的尸体从南京运回千里之遥的宁海,而不被人发现,是很有难度的,况且谁也没那么大胆——这可是掉脑袋的事。
但有一个地方人却有那么大的胆,那就是溧水人。
宁海文史专家薛家栓在其著作《卢原质传》以及作家王海明在其著作《方孝孺传》中都共同的写到了一件事:溧水人得知他们曾经的县丞卢原质一家人被害后,无人敢收尸。经过商讨,溧水方面毅然决定选派人员冒着生命危险把卢原质一家人的尸体偷运到溧水,悄悄地埋葬。并世代祭祀,永远纪念。遗憾的是,两本书中并没有说出具体的埋葬地点。
虽然没有足够的历史资料能证实卢原质是否真的埋葬在溧水。但我们非常情愿地相信《卢原质传》及《方孝孺传》中的记载。好人有好报,溧水曾是卢原质无私奉献的任职地,溧水人对他的爱戴足能两次以命相保。溧水可以说是他除故乡宁海以外最理想的魂归之地,他可以安详地长眠在溧水的青山绿水里,永远地活在溧水人的心中!
白石头由来新考
●薛家栓
老城区白石头路西段与南蔡家巷交叉的十字路口立有一块完整的色美质佳银白色石头。自明以来有关志书记载及群众口碑皆称之曰“白石头”。高约0.8米,长1.4米,宽0.33米,重约250公斤。又因石宛若一母猪,俗又称“白石头猪娘”。石旁有一古井,开挖于明末清初,亦称“白石头井”,附近的村、路就以白石命名。此石非地产,来自外地,经几百年抚摩跨骑,光洁滑腻,成为旧城一文化遗存和景点。
关于此白石头之由来,据《白石村志》编者研究考证认为系出自元末明初方国珍建在宁海行宫一园林之中。方国珍系元末一支农民起义军,在元至正十六年(1356)占领宁海,长达12年之久,并在宁海建有行宫(位于今天主堂)、花园。此石产自江苏一带,方国珍以浮海贩私盐起家,运输方便;且当初他的行宫又在今白石头路西首,故石为园林中流散于此较为合情合理。
然《白石村志》出版后,有人质疑:“白石既出自方氏园林,当不止此一块,何故至今无有第二块发现?”的确如此,有好事者找遍附近一带民居角落,从未发现第二块与此同一产地的石头。
笔者为编写《宁海名人丛书》之一的《卢原质传》,曾查阅了大量的有关资料,从南京大学一历史系教授提供的一份资料中,发现了一些鲜为人知的卢原质生前活动情况,也发现了白石头的一些蜘丝马迹,为我县的文献史料增添了难得的一页。
卢原质,字希鲁,明初我县桑洲田洋卢村人,是方孝孺姑母之子,比方大六岁。方孝孺因不愿为篡夺皇位的燕王朱棣起草即位诏书,被灭了十族。同样,卢原质也因不愿被朱棣收买利用,拒绝了姚广孝(道衍和尚)的劝降,摒弃高官不就,被灭了三族。姑表兄弟犹如一枝并蒂莲花,他俩性格相似,学识相通,结局相同,都是缑城秀丽山水孕育出来的一代精英。
卢原质还是宁海县自隋代开始科举取士以来,直至清末废除科举制度止,在此长达1300余年中,唯一荣登殿试一甲三名的进士,即探花,宁海历史上无状元、榜眼,创宁海中举名次之最,人称“卢探花”。出仕为官,政绩卓著。他为官的座右铭:“宁以孤亢见黜,不忍厉民以媚人”,意为“宁可因为自己孤高鲠直得罪上司被罢官,也不忍心损害百姓的利益去讨好上一级官员”。其为官之宗旨,向为后代百姓所传颂。
卢原质一生唯一嗜好就是读书、买书,藏书越来越多,在南京任翰林院编修和太常寺少卿时,在府中专门辟了一间书屋。屋前种有桂花、腊梅,并立有一纯白巨石,标帜自己一生为人的准则:高洁、刚强,自题书屋为“白玉书堂”,在京城亦少有名气。朱元璋的宁妃郭氏,系开国功臣郭子兴之妹,洪武十五年(1382),马皇后驾崩后,宁妃实际上是后宫主持者,她亦爱读书,经常派人来到卢原质的“白玉书堂”借书,引为一段佳话。
建文四年(1402),卢原质被灭三族后,此书堂即废。直到嘉靖年间,“靖难”一案逐年****。明万历时,邑城一支卢原质直系后裔曾去故都南京寻找卢原质生前遗迹。斗转星移,人事全非。故居早已改建为他人住宅。唯有那块白玉书堂前的白石孤傲地兀立在荒芜的废园中。经得主人同意,他们将此石运至宁海县城,立在卢原质妹夫家门前,妹夫姓张,其后人慷慨出让屋基,卢姓族人就在此建了一座纪念卢原质的“探花祠”。年年祭祀,俎豆馨香。自明至清,从未间断。清中后期,邑城卢氏全族分迁深甽、溪南等地,但每年清明、冬至,都要派人来此祭祀。解放后,此祠拆建为民居。而此白石就一直立在门前,四百余年过去了,从未移动。这次冬至深甽一80岁卢姓长者来此祠址凭吊,言此白石之由来,说是历代相传的,这与史籍相吻合。现在应当将其被历史风尘掩埋了的史实以澄清,恢复其真实的人文含义,珍惜此来之不易之白石,保护好此白石,这对弘扬和继承我县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为精神文明建设作贡献都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