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中找到叙事的秘密
http://paper.jyb.cn/zgjyb/images/2014-11/20/10/queym141113_b.jpg在初中学生的作文中,我们发现许多学生的文章空洞无物,抓不住事情的关键环节。同样,在高中学生的作文中,我们发现许多学生空发议论,让人难以产生认同感。不会叙事成为学生写好作文的一大障碍。
■杨学杰 我注意到近年来的考试作文,仔细查看了目前学生所使用的课本,并研习了教师们的作文课,认为当前学生在生活和作文中不会叙事绝非偶然。除了当前社会上一些浮躁行为带来的负面影响外,主要是我们的教材和教学主导思想等造成了今天的恶果。 语文教材选取的课文不重视叙事,学生很难从中学到叙事方法 当前小学教材选编的大量散文约占40%至70%,尽管这里的散文包括以记叙文形态出现的写人、叙事、写景和抒情的记叙文,但是,它严重忽视了学生对故事的需求,忽视了孩子的真情实感。事实上,一篇好文章不仅对学生的思想产生强烈的感染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从中学会叙事和写作技巧。 几年前,我们曾经教过一篇名为《小巷深处》的文章,叙述了一个普通的故事:一位瞎眼女人收养了一个遗婴,她长大后为家庭的贫困和母亲的卑微而沉默,不愿与母亲相伴而走,并离家到县城读书。最后,她被母亲的行为所感动,重新回到了母亲的身边……学生们被朴实的叙事语言所感动,于是,教师抓住这个机会与学生一起分析它的叙事技巧,叙事能力也大大提高了。试想:我们的语文教材如果多选编一些类似的文章,将会对学生的叙事能力有着怎样的影响? 社会生活中文风优劣的界限混淆,学生很难从中学到叙事的本领 我们曾经作过调查,学生关于叙事方法和叙事语言的影响50%来源于日常生活,其中25%来源于自己涉猎的课外文章,25%来源于老师的范文(或下水作文)。在这些课外文章中,有67%的文章是大话、空话充斥全篇的“伪叙事”,而在学生们关注的“老师的范文”中,有53%的文章没有实实在在的叙事,这些文章大多出于青年教师之手,或许是受社会环境和风气的影响所致,也被列为“伪叙事”。 为了进一步弄清当前“伪叙事”作文的比例,我们曾经调查了众多作文选,并与许多参与中、高考作文阅卷教师座谈,大家一致认为,当前有六成以上的“伪叙事”作文充斥所谓的“作文选”和应试作文中。究其根源,是学生接触的环境使然,主要是社会上的人们不重视叙事,“真正叙事”与“伪叙事”的界限标准被混淆了。有时,甚至真正的叙事被排斥,一些“伪叙事”的文章却被堂而皇之誉为“美文”。 不久前,我应邀担任了一次作文大赛评奖活动的评委,大家对两篇文章产生了争议:一篇是词语华丽,整篇充满“子曰诗云”、引经据典;另一篇文字极为朴实,整篇给人的感觉如叙家常,道理不明自现。虽然两篇都是议论文,但是叙事不一样,人们更多的还是认可朴实、家常。我们并不是说“子曰诗云”不好,而是说作为学生的作文,作为议论文的叙事部分,这样做大可不必,似乎给人的印象是“拉大旗作虎皮”,这对文章的议论没有帮助,因为道理是讲出来的,并不是强行加给别人的。 真实叙事是回归人的本性的需要,是基础教育对人的最基本要求 人的本性是自然界赋予的。真实叙事是自然界的需求,是学生在成长中不可缺少的一项本领,因此,从小学阶段开始、在中学阶段延伸的教会学生叙事便成为最重要的事情了。 选取学生喜欢的故事教学。当前的教材要进一步尊重学生的生活、思维、年龄和价值观。学生喜欢文、情、义并举的课文,故事是其中的灵魂,喜欢故事就会喜欢他的叙事方法,就会转变为自己的叙事能力。正如许多成年人一样,十分怀念当初小学、初中阶段的某些文章,有的至今还能背诵几段,这对他们的写作、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因为那是真正的叙事,大家感到真实、可靠。 倡导朴实无华的文风。作文即做人,作文即做事。对于文章的优劣虽然无法精确地衡量,但人们对于好文章、好文风还是有认识标准的,最重要的就是文风纯朴,意思表达完整、准确,再加上生动、形象。达到这个标准,其文风就是最好的文风,其叙事就是最漂亮的叙事。 课外选读叙事精品。课堂的影响虽然重要,但课外的阅读影响也不可忽视。一是教师要选取叙事要素齐全、叙事水平较高的作品推荐给学生。二是教师要教给学生自己选读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在课外涉猎,效果会更好。 阅读,是一种体验,也是一种感受,更是一种学习提升的过程。小学、初中学生的阅读是一种消化咀嚼、扩大认知领域、提高写作水平的过程。在这个阶段,如果我们重视对他们的叙事风格、叙事品质的培养,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叙事习惯,奠定良好的叙事基础,将会让他们明天的阅读生活更加充实、写作更加踏实。(作者系山西省运城市实验中学副校长) 来源:中国教育报
{:6_287:} {:6_286:}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