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重围 发表于 2014-11-16 10:24:31

没秋裤没毛衣 古人靠啥保暖?

http://daily.cnnb.com.cn/dnsb/images/2014-11/16/A3/DNSB20141116A03b001.jpg

突出重围 发表于 2014-11-16 10:25:26

http://daily.cnnb.com.cn/dnsb/images/2014-11/16/A3/DNSB20141116A03b002.jpg

     西汉信期绣面千金绦手套(马王堆一号墓出土)

突出重围 发表于 2014-11-16 10:26:12

http://daily.cnnb.com.cn/dnsb/images/2014-11/16/A3/DNSB20141116A03b003.jpg

       北朝玫紫色地刺绣菱格纹手套

突出重围 发表于 2014-11-16 10:26:43

http://daily.cnnb.com.cn/dnsb/images/2014-11/16/A3/DNSB20141116A03b004.jpg

       盘金绣花鸟眉勒

突出重围 发表于 2014-11-16 10:28:34

http://daily.cnnb.com.cn/dnsb/images/2014-11/16/A3/DNSB20141116A03b005.jpg


       凤鸟花卉纹绣浅黄绢面绵袍(战国)
  随着气温的降低,秋裤、毛衣、羽绒服都有了用武之地,当女孩子们一边淘大衣、一边淘打底裤,追求“美丽不冻人”时,是不是想过,古代的人是穿什么御寒的呢?
  当然,古代的服饰形制并非一成不变,各朝各代都有自己流行或者规定的款式、颜色,周代以后,历代王朝都以“会典”“律例”“典章”或“舆服制”“车服制”等各种条文颁布律令,规范和管理各阶层的穿衣带帽。


  御寒衣料 有丝有麻有毛料
  先说古代冬装用的衣料。我们如今惯常使用的棉织品,其实在全国范围内流行起来是明朝的事情,在那时以前,贫民主要使用的衣料是麻布,或者其他植物纤维织成的面料。丝织品是属于上层人士或有钱人家的。
  中国丝绸博物馆的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在古代,丝织品有绫、纱、罗、绢、缎、锦等不同品类,厚薄也各有不同。在明清时期,缎、锦是大富大贵人家制作秋冬外套外面料的主要衣料,需要说明的是由于这种面料很贵,所以战国时期,很多只是用来做衣服边缘的装饰。
  做秋冬天的外套,一般不止一层,一层面子,一层绢做的里子。如果只有这两层,就叫“裌衣”,苏轼在《初秋寄子由》中写道“子起寻裌衣,感叹执我手”,说明在初秋时节,裌衣的外袍就是御寒的一大利器,类似现在的风衣。
  再冷一些,会在衣服里面垫上絮类。垫棉絮做棉袄是棉花普及以后的事情,以前垫的,叫“丝绵”。沈从文在《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中提到,从江陵马山楚墓一号墓出土的衣服实物中,就有内絮丝绵的绵衣,为冬天御寒所用,而这絮的丝绵,据丝绸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介绍,多是缫丝的下脚料,用作充绒,轻薄而保暖。
  除开垫有丝绵的绵衣,还有毛纺织品类和各类皮料。根据沈从文先生在《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中的说法,毛纺织品用作衣料是东晋以后的事情,随着民族融合,衣物等等也在相互截长补短,汉、魏时期,毛纺织品还是主要用作毡褥,两晋时期已经取代了一部分锦绣的地位,“《晋书·五行志》称两晋时,袴褶服更多用毛织物作成。”
  另一种保暖的材料,则是动物的皮毛了,灰鼠皮、狐狸皮拿来做大氅、披风、帽子,厚实又保暖。
  
  
  服饰样式 并非一成不变
  中国传统服饰的样式并非一成不变,沈从文在《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一书中也有详细说明。
  丝绸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也说,若无出土文物作对比,单从古文记载很难推测衣服原貌,所以这里只对明清世俗小说中的冬季服饰做一个说明。
  沈从文在《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中说,万历年间的通俗小说《金瓶梅》对晚明社会风俗人情、衣着首饰反映相当真实具体,不仅对绸缎名目、衣着名目、首饰名目记载详细,还可以让研究者据此了解当时社会中层妇女的衣服搭配,对后来的《红楼梦》也有一定影响。
  《金瓶梅》写冬装:“大红缎子袄,青素绫披袄,纱绿绸裙,头上戴着鬏髻,貂鼠卧兔儿”,或“上穿了沉香色潞绸雁衔芦花样对襟袄儿,白绫竖领,妆花眉子,溜金蜂赶菊纽扣儿,下着一尺宽海马潮云羊皮金沿边挑线裙子,大红缎子白绫高底鞋,妆花膝裤,青宝石坠子,珠子箍”。
  
  
  御寒装饰 手套帽子样式多
  在保暖方面,我们都知道,只是衣服穿厚是没有用的,露在外面的手、头如果没做好保暖作用,也会冷。在马王堆的出土文物中,就有露指短手套,或用信期绣,或用朱绫纹罗,古朴而美貌。至于北朝和明代,也都有手套出土,且为全部包住的样式,刺绣的花纹让人觉得,放到现在用,也很时尚。
  至于头部保暖,花样更多。民间女性在明代以前多在头上戴帕头保暖,有学者研究,汉代时期,士庶男子在冬天用裁成长条,内絮丝绵的帛巾扎在额间,用作保暖。元代,上层妇女戴抹额,到了明清时期,这种抹额又被成为勒子,成为民间妇女最爱的御寒物品,普通贫民和士庶阶层相比,只在材质、珠宝使用上有不同。
  除开抹额,贵族妇女还有“卧兔儿”或“昭君套”,“卧兔儿”是一种用动物皮毛做成的女式饰品,冬天戴在头上,在头顶像卧着小兔子。
  在《中华文化习俗辞典》中,“昭君套”是古代一种无顶的女式皮帽,后来也成为一种富家女在冬天的首饰。
  至于男子,冬天也不是光着头出门的。五代至宋朝,骑马出门的男子会头戴风帽,御寒且挡风沙。元朝,忽必烈有不少皮暖帽,银鼠暖帽。至于明代,每年冬十一月,“入朝百官赐暖耳”,沈从文在书中介绍,暖耳多用狐皮类制成,和今人所用耳套相似。清朝,官员冬季戴暖帽,多为皮制。


  ■延伸阅读
  “反秋裤派”各显神通
  年近岁末,慢慢进入了“潮湿而寒冷”的季节,虽然有一种寒冷叫做“忘穿秋裤”,但并非处处皆是“英雄莫问出处,全都要穿秋裤”。有一群年轻人为代表的“反秋裤派”,为了捍卫苗条身型,用外裤内穿、男穿丝袜、保鲜膜等“奇葩”方式,成功取代了无孔不入的秋裤。
  两条牛仔裤 外裤玩内穿
  20岁的小刘,是一名坚定的“反秋裤派”。
  为了应对寒冷,她直接穿上了两条牛仔裤。“秋裤松垮垮的,穿上了秋裤连最爱的紧身牛仔裤都没法穿,还不如直接穿两条牛仔裤,一样的暖和!”她为自己的“双穿法”解释。
  不过,她承认两条牛仔裤有点极端,“穿两条紧身牛仔裤,因为材质偏硬,活动起来不是很方便,穿起来也不太透气,但为了美,只有忍了。”
  小刘的更多小伙伴,则是用打底裤取代秋裤。“打底裤比秋裤更贴身,材质不同,如果是棉质的,其实就像是紧身版秋裤,既保暖又美观”,小刘的闺蜜小王说到,“比起穿两条牛仔裤,我觉得穿打底裤更健康些,活动也更方便,不过还是不够显瘦。”
  丝袜来打底 男生也来穿
  穿两条裤子?NO!对白领小莫来说,秋裤绝对是胖子的宿敌。她的秘诀是“丝袜”。“在外裤里配一条丝袜,丝袜又薄又贴,绝对比裤子显瘦”,她笑着分享保暖秘笈,随着天气的变化,丝袜的厚度也适当地增加。“现在市面上的女式丝袜从薄到厚,纯棉、腈纶、天鹅绒都有,穿在裤子里面完全看不出来。”
  小莫说,她用丝袜取代秋裤已经长达7年,身边不少闺蜜也这样做。“成都十月下旬后,天气开始转凉,我们就会将丝袜穿在裤子里”。不过,她还分享了一个小秘密,“你以为只有女娃娃这样做,你就out了,我身边有些男的小伙伴,为了美,也偷偷将丝袜穿在裤子里呢,买的是xxl,有的超有心机,买的还是瘦腿袜哟。”
  潮人用保鲜膜替代“秋裤”
  对“反秋裤派”而言,再“奇葩”的替代品也毫不为过,大三女生小陈的杀手锏竟然是“保鲜膜”。
  “我们女生,多一克肉都是犯罪,何况是‘每穿秋裤胖三斤’的秋裤”。小陈说,许多追求身形窈窕的年轻美眉,都把容易显胖的秋裤打入了“冷宫”,选择其他替代品。“我用过护膝袜、暖宝宝、收腹裤,但效果都不算好。”
  今年起,她开始借鉴网络经验,穿起了“保鲜膜秋裤”。“方法很简单,只需要买一卷保鲜膜,简单版就是用保鲜膜在膝盖上裹几圈,护住膝盖;如果怕冷,大腿、小腿都可以裹,然后套上外裤就行”。
  对这种新型秋裤,她认为值得点赞,“保鲜膜本身就很薄,如果裹得紧,看起来比本身腿更瘦,我觉得保暖效果也不错”。
  不过,她也有自己的小烦恼,“穿起来不是很舒服,最好不要运动,因为出汗了保鲜膜会滑落,腿上有水还会更冷。”


  ■温馨提醒
  名医建议:秋裤应该穿
  “从中医角度来讲,冬天是一定要保护好阳气的季节。肾是统领全身阳气的,腰部以下由肾主管,太单薄的穿着容易引起寒气侵犯,从保护身体健康的角度来说,不穿秋裤并不适合。”成都中医名医馆国家级名医张勇教授说道。
  “冬天时,下半身更应注意保暖,年轻人20、30岁可能感受不到,年轻时觉得不穿秋裤也能‘扛’过去,如果年轻时不注意保暖,年龄稍微大一些后,反而容易得病,如关节炎、肾虚,甚至还会引起内分泌失调。”他讲解起保暖的重要性。
  年轻人们的“奇葩”替代法,丝袜内穿、保鲜膜等能否替代秋裤?他从中医学的角度做出了解答:“保鲜膜缠裹的方式对人体并没有伤害,也并不会因为人体散发的热量而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虽然“保鲜膜秋裤”对人体并没有伤害,但张教授还是提醒大家:“这种做法实质上只保护到了膝盖,下半身穴位无法得到很好地保护,只能治标不治本。”
  据《华西都市报》

东山看日出 发表于 2014-11-16 13:10:33

{:6_287:}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没秋裤没毛衣 古人靠啥保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