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落 发表于 2012-3-22 23:38:44

[佛教] 大悲咒

       大悲咒,是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智与大悲的法经。是观世音菩萨《大悲心陀罗尼经》中的主要部分,共八十四句,又称千手千眼观世音大悲心陀罗尼,大悲心陀罗尼等名,全名为《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大悲神咒》。大悲咒为任何学佛者所必修也是观世音菩萨的大慈悲心,无上菩提心,以及济世度人,修道成佛的重要口诀。果能经常持诵大悲咒,不但能治一切心病与身病,且能由此超脱生死轮回,愿众生齐诵本咒,同证佛果。   

       大悲咒是观世音菩萨《大悲心陀罗尼经》中的主要部分,共有八十四句。其全名为《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大悲神咒》。大悲咒得名的由来是:有一次佛陀告诉阿难尊者说:“如是神咒,有种种名:一名广大圆满,一名无碍大悲,一名救苦陀罗尼,一名延寿陀罗尼,一名灭恶趣陀罗尼,一名破恶业障陀罗尼,一名满愿陀罗尼,一名随心自在陀罗尼,一名速超十地陀罗尼。”观世音被称为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的由来是:有一次他曾经在千光王静住如来住所时,静住如来特为他说了“广大圆满无碍大悲陀罗尼”。并且对他说:“善男子!汝当持此心咒,普为未来恶世一切众生作大利乐。”据经的记载:当时观世音菩萨听了此咒后,即由初地证至第八地——不动地。于是发出誓愿说:“设我当来之世能利乐一切众生者,令我即时身生千手千眼具足。”如此发愿后,果真顿时身生千手千眼,并且十方大地为之震动,十方诸佛亦都放出无量光明,遍照十方的无边世界。   

       至于大悲咒之所以有种种异名,释尊曾经告诉阿难说:这是起因于观世音菩萨的宏愿。菩萨曾在世尊处发誓说:“设若诸人天诚心念我名者,亦应念本师阿弥陀如来名,然后诵此陀罗尼大悲神咒。如一夜能持诵五遍,则能除灭百千万亿劫生死重罪。设若诸人天诵持大悲章句者,即于临命终时,十方诸佛皆来授手接引,并且随其所愿往生诸佛国土。设若诸人天诵持大悲心咒者,得十五种善生,不受十五种恶死。因此大悲咒,不但能除一切灾难以及诸恶病苦,且能成就一切善法远离一切怖畏,所以我们应以十分虔敬的信心与清净心去授持它,方能契合菩萨的大悲心。沉沦在三界五趣的众生,果能经常持诵大悲咒,不但能治一切心病与身病,且能由此超脱生死轮回,愿众生齐诵本咒,同证佛果。   

       大悲咒为九十九亿恒河沙数如来所说,功德威力无与伦比,是所有法会佛事上必备之品。大悲咒为任何学佛者所必修,犹金钱为世人所必具,此咒能圆满众生一切愿望并治八万四千种病。观世音菩萨白佛言:「如众生诵持大悲咒,不生诸佛国者,不得无量三昧辩才者,于现在生中一切所求若不遂者,誓不成正觉,惟除不善及不至诚。

       大悲咒为任何学佛者所必修,犹金钱为世人所必具,此咒能圆满众生一切愿望并治八万四千种病。观世音菩萨白佛言:“如众生诵持大悲咒,不生诸佛国者,不得无量三昧辩才者,于现在生中一切所求若不遂者,誓不成正觉,惟除不善及不至诚.观世音菩萨说此咒已,大地六变震动,天雨宝花,缤纷而下,十方诸佛悉皆欢喜,天魔外道,恐怖毛竖,一切众会,皆获果证,或得须陀洹果,或得斯陀含果,或得阿那含果,或得阿罗汉果,或得一地二地三四五地乃至十地者,无量众生发菩提心.     

       诵此陀罗尼者,当知是人:     

       (1)即是佛身藏,九十九亿恒河沙数诸佛所爱惜故,(2)即是光明藏,一切如来光明照故,(3)是慈悲藏,恒以陀罗尼救众生故,(4)是妙法藏,普摄一切陀罗尼门故,(5)是禅定藏,百千三昧常现前故,(6)是虚空藏,常以空慧观众生故,(7)是无畏藏,龙天善神常护持故,(8)是妙语藏,口中陀罗尼音无断绝故,(9)是常住藏,三灾恶劫不能坏故,(10)是解脱藏,天魔外道不能稽留故,(11)是药王藏,常以陀罗尼医疗众生病故,(12)是神通藏,游诸佛土得自在故,可见此咒功德,赞不可尽.     

       诵此陀罗尼者,现生能得十大利益:    

       (1)能得安乐,(2)除一切病,(3)延年益寿,(4)常得富饶,(5)灭一切恶业重罪,(6)永离障难,(7)增长一切白法诸功德,(8)远离一切诸怖畏,(9)成就一切诸善根,(10)临命终时,任何佛土,随愿得生.     

       诵此陀罗尼者,不受十五种恶死:    

       (1)不为饥饿困苦死,(2)不为枷系杖击死,(3)不为冤家仇对死;(4)不为军阵相杀死,(5)不为虎狼恶兽残害死,(6)不为毒蛇蚖蝎所中死,(7)不为水火焚漂死,(8)不为毒药所中死,(9)不为蛊害死,(10)不为狂乱失念死,(11)不为山树崖岸坠落死。(12)不为恶人魔魅死,(13)不为邪神恶鬼得便死,(14)不为恶病缠身死,(15)不为非分自害死    

       诵此陀罗尼者,世间八万四千种病,悉皆治之。若在山野诵经坐禅,如有山精魑魅鬼神恼乱,诵此咒一遍,诸鬼魔悉皆被缚。如法诵持者,观音菩萨,一切善神,金刚密迹,常随护卫,不离其侧.

飘落 发表于 2012-3-22 23:40:15

大悲咒念诵注音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无碍大悲心陀罗尼

       (01)拼音:na mo he la da nu duo la ye ye

       经文:南 无 喝 啰 怛 那哆 啰 夜 耶
   
       谐音:拿 磨 喝 拉 达 奴多 拉 夜 耶

       (02)拼音:na mo wo li ye

       经文:南 无 阿 唎 耶
   
      谐音:拿 磨 喔 利 耶

      (03)拼音:po lu jie di shuo bo la ye

       经文:婆 卢羯 帝烁鉌 啰 耶
   
       谐音:婆 卢杰 帝说波 拉 耶

       (04)拼音:pu ti sa duo po ye

       经文:菩 提 萨埵 婆 耶
   
       谐音:菩 提 萨多 婆 耶

       (05)拼音:mo he sa duo po ye

       经文:摩 诃 萨埵 婆 耶
   
       谐音:摩 诃 萨多 婆 耶

       (06)拼音:mo he jai lu ni jia ye

       经文:摩 诃 迦卢 尼迦 耶
   
       谐音:摩 诃 加卢 尼加 耶

       (07)拼音:an

       经文:唵
   
       谐音:安

       (08)拼音:sa po la fa yi

       经文:萨 皤 啰 罚 曳
   
       谐音:萨 坡 拉 罚 一

       (09)拼音:shu da nu da xia

       经文:数怛 那 怛写
   
       谐音:数达 奴 达下

       (10)拼音:na mo xi ji li duo yi meng wo li ye

       经文:南 无 悉 吉 栗埵 伊 蒙   呵 唎 耶
   
       谐音:拿 摩 悉 吉 利多 衣 蒙   喔 利 耶

       (11)拼音:po lu ji di shi fo la leng tuo po

      经文:婆 卢 吉 帝 室佛 啰楞   驮 婆
   
      谐音:婆 卢 吉 帝 室佛 拉棱   陀 婆

      (12)拼音:na mo nu la jin chi

      经文:南 无 那 啰谨墀
   
      谐音:拿 磨 奴 拉紧慈

      (13)拼音:xi li mo he po duo sha mie

      经文:酰 唎 摩 诃 皤哆 沙咩
   
      谐音:西 利 摩 诃 坡多 沙灭

      (14)拼音:sa po wo tuo dou shu peng

      经文:萨 婆 阿他豆 输朋
   
      谐音:萨 婆 喔拖豆 输朋

      (15)拼音:woshi yun

      经文:阿逝   孕
   
      谐音:喔逝   运

       (16)拼音:sa po sa duo nu mo po sa duo nu mo po qie

       经文:萨 婆 萨哆 那 摩 婆 萨哆 那 摩 婆 伽
   
       谐音:萨 婆 萨多 奴 磨 婆 萨多 奴 摩 婆 切

       (17)拼音:mofate dou

       经文:摩罚特豆
   
       谐音:摩罚特豆

       (18)拼音:da zhi tuo

      经文:怛侄 他
   
       谐音:达侄 拖

       (19)拼音:an wopo lu xi

       经文:唵 阿婆 卢 酰
   
       谐音:安 喔婆 卢 西

       (20)拼音:lu jiadi

       经文:卢迦帝
   
       谐音:卢加帝

       (21)拼音:jia luo di

       经文:迦   罗 帝
   
       谐音:加   罗 帝

       (22)拼音:yixi li

       经文:夷酰唎
   
       谐音:移西利

       (23)拼音:mo he pu ti sa duo

       经文:摩 诃 菩 提 萨 埵
   
      谐音:摩 诃 菩 提 萨 多

       (24)拼音:sa posapo

       经文:萨 婆萨婆
   
       谐音:萨 婆萨婆

       (25)拼音:mo la mo la

      经文:摩 啰 摩 啰
   
      谐音:摩 拉 摩 拉

      (26)拼音:mo xi mo xi li tuo yun

      经文:摩 酰 摩 酰 唎驮孕
   
      谐音:摩 西 摩 西 利陀运

      (27)拼音:ju lu ju lu jie meng

      经文:俱 卢 俱 卢羯 蒙
   
      谐音:俱 卢 俱 卢杰 蒙

      (28)拼音:du lu du lu fa she ye di

      经文:度 卢 度 卢 罚 阇耶 帝
   
      谐音:度 卢 度 卢 罚 舍耶 帝

      (29)拼音:mo he fa she ye di

       经文:摩 诃 罚 阇耶 帝
   
       谐音:摩 诃 罚 舍耶 帝

       (30)拼音:tuo la tuo la

       经文:陀啰陀 啰
   
       谐音:陀拉陀 拉

       (31)拼音:di li ni

       经文:地 唎 尼
   
       谐音:地 利 尼

       (32)拼音:shi folaye

       经文:室佛啰耶
   
       谐音:室佛拉耶

       (33)拼音:zhe la zhe la

      
      经文:遮啰遮 啰
   
       谐音:遮拉遮 拉

       (34)拼音:mo mo fa mo la

       经文:么 么 罚 摩 啰
   
       谐音:么 么 罚 摩 拉

       (35)拼音:mudi li

      经文:穆帝 隶
   
      谐音:木帝 隶

      (36)拼音:yi xi yi xi

      经文:伊 酰 伊 酰
   
      谐音:一 西 一 西

       (37)拼音:shu nu shi nu

       经文:室那 室那
   
       谐音:室奴 室奴

       (38)拼音:wo la seng fo la she li

      经文:阿 啰嘇佛 啰舍 利
   
      谐音:喔 拉僧佛 拉舍 利

       (39)拼音:fa sha fa seng

       经文:罚沙 罚嘇
   
       谐音:罚沙 罚僧


      (40)拼音:fo la she ye

      经文:佛 啰舍 耶
   
      谐音:佛 拉舍 耶


飘落 发表于 2012-3-22 23:51:25

      (41)拼音:hu lu hu lu mo la

      经文:呼 卢 呼 卢 摩 啰
   
      谐音:呼 卢 呼 卢 摩 拉

      (42)拼音:hu lu hu lu xi li

      经文:呼 卢 呼 卢 酰 唎
   
      谐音:呼 卢 呼 卢 西 利

      (43)拼音:suo la suo la

      经文:婆啰婆 啰
   
      谐音:梭拉梭 拉

      (44)拼音:xi li xi li

      经文:悉 唎 悉 唎
   
      谐音:悉 利 悉 利

      (45)拼音:su lu su lu

      经文:苏 嚧 苏 嚧
   
      谐音:苏 卢 苏 卢

      (46)拼音:pu ti ye pu ti ye

      经文:菩 提 夜 菩 提 夜
   
      谐音:菩 提 夜 菩 提 夜

      (47)拼音:pu tuo ye pu tuo ye

      经文:菩驮 夜 菩 驮夜
   
      谐音:普陀 夜 普 陀夜

      (48)拼音:mi di li ye

      经文:弥 帝 唎 夜
   
   谐音:迷 帝 利 夜

   (49)拼音:nu la jin chi

   经文:那 啰谨墀
   
   谐音:奴 拉紧慈

   (50)拼音:di li se ni nu

   经文:地 利 瑟 尼 那
   
   谐音:地 利 色 尼 奴

   (51)拼音:po ye mo nu

   经文:婆 夜 摩 那
   
   谐音:婆 夜 摩 奴

   (52)拼音:suo po he

   经文:娑婆 诃
   
   谐音:梭婆 诃

   (53)拼音:xi tuo ye

   经文:悉陀 夜
   
   谐音:悉陀 夜

   (54)拼音:suo po he

   经文:娑婆 诃
   
   谐音:梭婆 诃

   (55)拼音:mo he xi tuo ye

   经文:摩 诃 悉陀 夜
   
   谐音:摩 诃 悉陀 夜

   (56)拼音:suo po he

   经文:娑婆 诃
   
   谐音:梭婆 诃

   (57)拼音:xi tuo yu yi

   经文:悉陀 喻 艺
   
   谐音:悉陀 于 亿

   (58)拼音:shi po la ye

   经文:室皤 啰 夜
   
   谐音:室坡 拉 夜

   (59)拼音:suo po he

   经文:娑婆 诃
   
   谐音:梭婆 诃

   (60)拼音:nu la jin chi

   经文:那 啰谨墀
   
   谐音:奴 拉紧慈

   (61)拼音:suo po he

   经文:娑婆 诃
   
   谐音:梭婆 诃

   (62)拼音:mo na nu la

   经文:摩 啰 那 啰
   
   谐音:摩 拉 奴 拉

   (63)拼音:suo po he

   经文:娑婆 诃
   
   谐音:梭婆 诃

   (64)拼音:xi la seng wo mu qie ye

   经文:悉 啰僧阿 穆 佉耶
   
   谐音:悉 拉僧喔 穆 切耶

   (65)拼音:suo po he

   经文:娑婆 诃
   
   谐音:梭婆 诃

   (66)拼音:suo po mo he wo xi tuo ye

   经文:娑婆 摩 诃 阿 悉陀 夜
   
   谐音:梭婆 摩 诃 喔 悉陀 夜

   (67)拼音:suo po he

   经文:娑婆 诃
   
   谐音:梭婆 诃

   (68)拼音:zhe ji la wo xi tuo ye

   经文:者吉 啰 阿 悉陀 夜
   
   谐音:者吉 拉 喔 悉陀 夜

   (69)拼音:suo po he

   经文:娑婆 诃
   
   谐音:梭婆 诃

   (70)拼音:bo tuo mo jie xi tuo ye

   经文:波陀 摩羯 悉陀 夜
   
   谐音:波陀 摩杰 悉陀 夜

   (71)拼音:suo po he

   经文:娑婆 诃
   
   谐音:梭婆 诃

      (72)拼音:nu la jin chi po qie la ye

   经文:那 啰 谨墀皤伽 啰 耶
   
   谐音:奴 拉 紧慈坡切 拉 耶

      (73)拼音:suo po he

   经文:娑婆 诃
   
   谐音:梭婆 诃

   (74)拼音:mo po li sheng jie la ye

   经文:摩 婆 利   胜羯啰 夜
   
   谐音:摩 婆 利   胜杰拉 夜

   (75)拼音:suo po he

   经文:娑婆 诃
   
   谐音:梭婆 诃

   (76)拼音:na mo he na da nu duo la ye ye

   经文:南 无 喝 啰 怛 那哆 啰 夜 耶
   
   谐音:拿 磨 喝 拉 达 奴多 拉 夜 耶

   (77)拼音:na mo wo li ye

   经文:南 无 阿 唎 耶
   
   谐音:拿 磨 喔 利 耶

   (78)拼音:po lu ji di

   经文:婆 卢 吉 帝
   
   谐音:婆 罗 吉 帝

   (79)拼音:shuo po la ye

   经文:烁   皤 啰 夜
   
   谐音:说   坡 拉 耶

   (80)拼音:suo po he

   经文:娑婆 诃
   
   谐音:梭婆 诃

   (81)拼音:an xi dian du

   经文:唵 悉殿都

    谐音:安 悉电都

   (82)拼音:man duo la

      经文:漫哆啰
   
   谐音:漫多拉

      (83)拼音:bo tuo ye

      经文:跋 陀耶

      谐音:拔 陀耶

      (84)拼音:suo po he

      经文:娑婆 诃
   
      谐音:梭婆 诃






飘落 发表于 2012-3-23 00:00:53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TExMDA4NjQ4/v.swf

飘落 发表于 2012-3-23 00:03:03

      《大悲咒》念诵法

       1. 大悲咒中难读之字,大概只有三十二字 ; 其中九字极易辨识,实则只有二十三字。发心人 ,可先行抄录另识,自易成诵。

       2. 练习时,可分读一句二句,或三四五句,各就个性所宜。初可少读几句,日后渐增。全咒可分六段练习: 第一次,一至五句; 第二次,六至十二句; 第三次,十三至二十二句; 第四次,二十三至四十句; 第五次,四十一至六十五句; 第六次,六十六至八十四句完。

      3. 诵时,除焚香顶礼外,应先念「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 」一遍; 再诵咒三遍、或五遍、七遍、九遍、四十九遍,乃至千万遍。咒诵完时,至少应念「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三声,或十声、百声、千声、万声;各随发心。

      4. 注音中的拼音全部为平声即第一声。



      《大悲咒》由来

       观世音菩萨白佛言:世尊,若诸众生诵持大悲神咒,堕三恶道者,我誓不成正觉;诵持大悲神咒,若不生诸佛国者,我誓不成正觉;诵持大悲神咒,若不得无量三昧辩才者,我誓不成正觉;诵持大悲神咒,于现在生中一切所求,若不果遂者,不得为大悲心陀罗尼也;唯除不善及不至诚。乃至说是语已,于众会前,合掌正住,于诸众生起大悲心,开颜含笑即说如是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神妙章句。

       观世音菩萨说此咒已,大地六变震动,天雨宝花,缤纷而下,十方诸佛悉皆欢喜,天魔外道,恐怖毛竖,一切众会,皆获果证,或得须陀洹果、或得斯陀含果、或得阿那含果、或得阿罗汉果、或得一地二地三四五地乃至十地者,无量众生发菩提心。

      大悲咒,是观世音萻萨的大慈悲心,无上菩提心,以及济世渡人,修道成佛的重要口诀。其中一字一句都包含着正等正觉的真实工夫,没有一丝一毫的虚伪。本咒是观世音菩萨「大悲心陀罗尼经」中的主要部份,共有八十四句。其详名为:「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大悲神咒。」其得名的由来是:有一次佛陀告诉阿难尊者说:「如是神咒,有种种名:一名广大圆满、一名无碍大悲、一名救苦陀罗尼、一名延寿陀罗尼、一名灭恶趣陀罗尼、一名破恶业障陀罗尼、一名满愿陀罗尼、一名随心自在陀罗尼、一名速超十地陀罗尼。」它的被称为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的因由是:有一次他曾经在千光王静住如来住所时,静住如来特为了他说了「广大圆满无碍大悲陀罗尼」,并且对他说:「善男子弹汝当持此心咒,普为未来恶世一切众生作大利乐。」据经的记载:当时观世音菩萨听了此咒后,即由初地证至第八地--不动地。于是发出誓愿说:「设我当来之世能利乐一切众生者,令我实时身生千手千眼具足。」如此发愿后,果真顿时身生千手千眼,并且十方大地为之震动,十方诸佛亦都放出无量光明,遍照十方的无边世界。至于本咒所以有种种异名,释尊曾经告诉阿难说:这是起因于观音菩萨的宏愿。菩萨曾在世尊处发誓说:「设若诸人天诚心念我名者,亦应念本师阿弥陀如来名,然后诵此陀罗尼神咒。如一夜能持诵五遍,则能除灭百千万亿劫生死重罪。设若诸人天诵持大悲章句者,即于临命终时,十方诸佛皆来授手接引,并且随其所愿往生诸佛国土。设若诸人天诵持大悲心咒者,十五种善生,不受十五种恶死。」因此大悲咒,不但能除一切灾难以及诸恶病苦,且能成就一切善法远离一切怖畏,所以我们应以十分虔敬的信心与清净心去受持它,方能契合菩萨的大悲心,获得无上的利益。沉沦在三界五趣众生,果能经常持诵大悲咒,不但能治一切心病与身病,且能由此超脱生死轮回,愿众生齐诵本咒,同证佛果。


飘落 发表于 2012-3-23 00:05:28

       诵《大悲咒》功德利益

       诵此陀罗尼者,当知是人:

       (1)即是佛身藏,九十九亿恒河沙数诸佛所爱惜故;(2)即是光明藏,一切如来光明照故;(3)是慈悲藏,恒以陀罗尼救众生故;(4)是妙法藏,普摄一切陀罗尼门故;(5)是禅定藏,百千三昧常现前故;(6)是虚空藏,常以空慧观众生故;(7)是无畏藏,龙天善神常护持故;(8)是妙语藏,口中陀罗尼音无断绝故;(9)是常住藏,三灾恶劫不能坏故;(10)是解脱藏,天魔外道不能稽留故;(11)是药王藏,常以陀罗尼医疗众生病故;(12)是神通藏,游诸佛土得自在故。可见此咒功德,赞不可尽。

      诵此陀罗尼者,现生能得十大利益:

      (1)能得安乐;(2)除一切病;(3)延年益寿;(4)常得富饶;(5)灭一切恶业重罪;(6)永离障难;(7)增长一切白法诸功德;(8)远离一切诸怖畏;(9)成就一切诸善根;(10)临命终时,任何佛土,随愿得生。

      诵此陀罗尼者,得十五种善生:

      (1)所生之处,常逢善王;(2)常生善国;(3)常值好时;(4)常逢善友;(5)身根常得具足;(6)道心纯熟;(7)不犯净戒;(8)所有眷属,恩义和顺;(9)资具财食,常得丰足;(10)恒得他人,恭敬护持;(l1)所有财宝,无他劫夺;(12〉意欲所求,皆悉称遂;(13)龙天善神,恒常护卫;(14)所生之处,见佛闻法;(15)所闻正法,悟甚深义。

      诵此陀罗尼者,不受十五种恶死:

      (1)不为饥饿困苦死;(2)不为枷系杖击死;(3)不为冤家仇对死;(4)不为军阵相杀死;(5)不为虎狼恶兽残害死;(6)不为毒蛇蚖蝎所中死;(7)不为水火焚漂死;(8)不为毒药所中死;(9)不为蛊害死;(10)不为狂乱失念死;(11)不为山树崖岸坠落死;(12)不为恶人魔魅死;(13)不为邪神恶鬼得便死;(14)不为恶病缠身死;(15)不为非分自害死。
   
      诵此陀罗尼者,世间八万四千种病,悉皆治之。若在山野诵经坐禅,如有山精魑魅鬼神恼乱,诵此咒一遍,诸鬼魔悉皆被缚。如法诵持者,观音菩萨,一切善神,金刚密迹,常随护卫,不离其侧。



飘落 发表于 2012-3-23 00:06:29

      《大悲咒》原文释义

      《大悲咒》全文概述

       皈依三宝,皈依大悲渡世的观世音菩萨,世间感受一切恐怖病苦的众生,要誓愿宣说广大圆满无碍大悲救苦救难的真言,要看破生死烦恼,了悟真实光明,皈依于大慈大悲、随心自在的观世菩萨。祈求一切圆满,不受一切鬼卒的侵害,皈命于为观世音菩萨请说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的本尊-千光王静住如来。能得清净圆明的光辉,能除无明罣碍的烦恼,要修得无上的功德,方不致沈沦在无边执着的苦海之中。

      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常以诸佛菩萨的化身,悠游于大千世界,密放神通,随缘化渡,一如菩萨显化的狮子王法身,引导有缘众生远离罪恶,忘却生死烦恼,皈向真实光明。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以清净无垢圣洁莲华的法身,顺时顺教,使众生了悟佛因,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对于流布毒害众生的贪、瞋、痴三魔,更以严峻大力的法身予以降伏,使修持众生得能清净,菩萨更以清净莲华,显现慈悲,扬洒甘露,救渡众生脱离苦难。只是娑婆世界众生,常习于十恶之苦,不知自觉,不肯脱离,使行诸利乐的菩萨,常要忍受怨嫉烦恼。然而菩萨慈悲,为救众生痴迷,复显化明王法身,以无上智慧破解烦恼业障,远离一切恐怖危难。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显化之诸般法相,常在众生之中,随缘随现,使众生忆佛念佛,迷途知悟。

      为使众生早日皈依欢喜圆满,无为虚空的涅盘世界,菩萨复行大慈大悲的誓愿,手持宝幢,大放光明,渡化众生通达一切法门,使众生随行相应,自由自在得到无上成就。菩萨的无量佛法,广被大众,恰似法螺传声,使诸天善神均现欢喜影相,亦使众生于听闻佛法之后,能罪障灭除,各得成就。不管是猪面、狮面,不管是善面、恶面,凡能受此指引,都能得诸成就,即使住世之黑色尘魔,菩萨亦以显化之大勇法相,持杖指引,渡其皈依三宝。      南无大慈大悲圣观世音菩萨,愿诚心诵持此真言者,皆得涅盘。

       大悲咒为任何学佛者所必修,犹金钱为世人所必具,此咒能圆满众生一切愿望并治八万四千种病。观世音菩萨白佛言:「如众生诵持大悲咒,不生诸佛国者,不得无量三昧辩才者,于现在生中一切所求若不遂者,誓不成正觉,惟除不善及不至诚」。

飘落 发表于 2012-3-23 00:07:21

      《大悲咒》持颂须知

       一凡持诵是咒者,不拘宰官士庶、男妇老幼、道士僧尼。当守戒律、竭忠于君、孝养父母、不杀不盗、不淫不妬、不嗔不恨、不骄不诈、不绮言妄语、不恶口毒舌。尊重是咒,敬而信之,如获至宝,自然所求如意,所愿遂心,功德不可思议!

       一凡持诵是咒者,先念经中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速知一切法云云,再念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十声、南无阿弥陀佛十声。欲求某事,即观想图中某手眼宝相,至心持诵,虔诚拜祷,无不响应!

      一凡持诵是经者,必须庵观寺院之内,广设坛场,作种种布施供养,洁净身心,焚修叩礼,乃为尽善;次则家庭静室,洒扫严洁,焚香供养,方可诵持;又或力不从心,即望空一香,按日持诵,但办诚心,自得孚感之应;甚至舟车鞍马,旅舍市尘,不及焚香,无由礼拜之处,只于每日清晨盥洗之后,至心望空虔诵五遍,勿令间断!大悲威神之力,亦无有不感应者!

      一凡持诵是咒者,当悟经中所云,广宣流布,莫令断绝二句,或印施、或抄写、或口授、务令此咒普为流传,辗转济度,功德无量!

      一持此神妙大陀罗尼之人,必由夙世已曾供养诸佛,广植善根,始能信心受持,是人幼德,已无量无边,获福亦不可思议;但始勤终怠,修行人所忌,怀不信心,罪业更深,经云:于咒疑者,乃至小罪轻业亦不得灭,何况重罪!普愿同志善友,信心坚固,善果圆成,实厚望焉!


飘落 发表于 2012-3-23 00:08:13

       《大悲咒》念服法

       凡三宝弟子净口虔修者均可念大悲水疗疾,并布施结缘。念时,先须梵香顶礼,供开水一杯(多少不拘);应念(一)香赞,(二)净口业真言,(三)南无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广大灵感观世音菩萨,(四)千手千眼无碍大悲心陀罗尼(三声),大悲咒四十九遍,(五)补缺真言,(六)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十声)。此大悲水仗佛威力能治一切大小疑难之症。服此水者必须素口先念「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十声(如小儿或病者无法念时,凡有关系之人均可同声代念),然后服下,立刻见效。如服此水者或其家人能发愿放生,或每月斋素几日,尤见功效,至若潜修大德念大悲水时,水可无限而布施亦无限,此随发心者功德如何而定。

      大悲咒防火灾法:除用大悲水遍潇居屋可免火灾外,可改备黄元纸一张,念咒时仪式同上述;每念大悲咒一遍于此黄纸上印一红圈「○」。共念大悲咒四十九遍(即印七个「○」或一成行,共七行)并于四角○上,每角○加念观音灵感真言一遍,加一小咒于角上大○内,然后将此咒纸焚于各家灶君座前,能免一宅火灾。如念咒者功德圆满,能使四周邻居同受法益,不遭回禄。


飘落 发表于 2012-3-23 00:09:46

       香赞

       炉香乍热,法界蒙熏,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身,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净口业真言    An. Xīǖ lì Xīǖ lì. mó hē Xīǖ lì. XīǖXīǖ lì. Sà pó hē

      唵.修唎修 唎.摩 诃 修唎.修修 唎.萨 婆 诃.

      净身业真言    An. Xīǖ Düō lì. Xīǖ Düō lì. Xīǖ Mó lì.Xīǖ Mó lì. Sà pó hē.

      唵.修哆 唎. 修哆 唎. 修 摩 唎.修摩 唎.娑 婆 诃.

      净意业真言    An. Wá zhī lā dá. hē hè hōng

      唵.缚日 啰 怛.诃 贺 斛.

      安土地真言    Nā mó sān mǎn duō.mǚ tuó nán.ān. dù lǔ dù lǔ dì wěi.sà pó hē.

      南 无 三满哆.母 驮 喃.唵.度 噜 度 噜 地 尾.娑 婆 诃.

      普供养真言    An. yé yé nǎng.sān pó wá. wā zhī lā hōng.

      唵.誐 誐 曩. 三 婆 缚. 韈 日啰 斛.

      奉请八菩萨

      南无观世音菩萨摩诃萨 南无弥勒菩萨摩诃萨   南无虚空藏菩萨摩诃萨

      南无普贤王菩萨摩诃萨 南无金刚手菩萨摩诃萨 南无妙吉祥菩萨摩诃萨

      南无除盖障菩萨摩诃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摩诃萨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佛教] 大悲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