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窍门] 小妙招应对耳朵进水
核心提示:水进入耳朵后,可侧头单脚跳动,让水流出,然后用棉签吸干水分。中耳炎俗称“烂耳朵”,是鼓室黏膜的炎症,病菌进入鼓室后,遇到机体抵抗力减弱或细茵毒素增强的时候就会引发炎症,本病多伴发于普通感冒、流感等呼吸道感染。其症状表现为耳内疼痛、发热、恶寒、口苦、听力减退等。
导致中耳炎的发生有很多因素,其中有些因素,我们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如用力挖耳垢、游泳时水进入耳朵等,那么平时我们应该怎么处理这些情况呢?
清除耳垢小方法
用滴管将几滴婴儿油滴到耳内,一天滴2次,连续滴2~3天,可使耳垢软化。
若仍不能出来,可在小型球体喷水器里加些温水,将头侧向一边,轻轻地喷些温水,耳垢便能排出。
用滴管在耳朵里滴入等量醋和酒精的混合液体,并使之顺利排出,可使耳道干燥、不发炎。但鼓膜穿孔的患者不宜采用此法。
巧除耳朵里的水
水进入耳朵后,可侧头单脚跳动,让水流出,然后用棉签吸干水分。
来源:温州都市报
页:
[1]